广东艾德尔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电 话:0769-88055010
传 真:0769-88055010
邮 箱:admin@iderhunter.com
网 址:http://www.iderhunter.com
地 址:广东东莞市南城旺南世贸中心1号1403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果你还紧抱传统思维不愿撒手,那面临的就不仅仅是过得好不好的问题,而是会不会被时代抛弃的问题。
移动互联网既给所有行业带来全新的机会,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企业培训也不例外。
一、移动互联时代的培训挑战
移动互联时代,企业的产品更新换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快、更频繁,迫切要求企业员工快速转换思维模式,快速更新知识体系和工作技能。显然,企业的员工培训体系也必须要同步更新,这必然给培训课程的开发带来挑战。以往企业开发一门新课程用时较长,一些精品课的开发时间可能达到2-3个月,一门课程开发完成后,在企业内甚至可以讲好几年。在移动互联时代,培训内容和课程开发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快速迭代,否则其适用性就会大打折扣,无法跟上企业发展的速度,无法适应企业人员的培训需求。
移动互联时代是信息大爆发的时代,彻底消除了信息不对称,开放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特征。过去那些依靠信息不对称获取利益的行业将受到严重影响,而培训恰恰是这样的行业。
过去的时代,可以称之为“前喻时代”,培训师具有知识、经验和资源优势,比学员懂得多、知识广,学员要向老师学习,老师具有不可撼动的权威性。而移动互联时代,学员用手机百度便可快速获取所需要的信息,甚至比老师、前辈获得的更快、更早、更好,社会由此进入了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的“后喻时代”。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继续保持培训师的权威性,如何保持培训课程对学员的吸引力,这一切对传统的培训模式形成了难以抗拒的冲击。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几乎化身为“低头一族”,手机丰富的资质信息,方便的实时聊天,各种五花八门的APP应用,对人们具有无可比拟的吸引力。现在的学员一到培训教室,最关心的是WiFi密码多少、充电插口在哪儿。培训师在上面授课,学员在下面看微信、刷朋友圈,玩手机成了新常态。学员更多关注的是培训课程是否满足了自我需求,如何立足成就学员,让学习变得便捷、简单、快乐?这也是移动互联时代企业培训面临的共同挑战。
在移动互联时代,一些企业管理者片面地认为,员工获取信息、知识与经验的渠道丰富了,再耗时费力集中培训已可有可无。部分培训管理者缺乏证明员工培训对企业绩效提升的有效证据,而一些所谓“培训无用论”的反向证据链的案例倒时有所闻,这种观念具有一定普遍性、典型性,这也是移动互联时代企业培训遇到的困境和挑战。
过去的时代,企业培训的组织工作注重的是讲师级别、学员人数、培训纪律等,而移动互联时代注重的是培训师运用数字化多媒体的水平和技巧,是否能有效激发学员的投入度,培训组织者能否帮助学员建立一个社群并持续互动等方面。
面对移动互联时代给企业培训带来的一系列挑战,作为企业管理者以及培训管理和组织人员,唯有主动自觉地推动培训转型才是应对挑战的根本出路。
二、移动互联时代的培训转型
随着移动互联思维的深入,要求企业培训管理人员用移动互联的思维武装自己的头脑。而移动互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很多移动互联形式的培训成为可能。应用移动互联网的思维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建立学习型组织将更为容易,通过开展培训为企业培养人才将更为高效。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培训管理要在下面几个方面进行积极转型。
“参与感”与“粉丝化”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因此,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培训绝不是简单地将线下培训线上化,而是要转变培训理念。学员是培训部门的客户,如何让学员愿意学、容易学是企业培训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让学员参与到培训体系设计、运作过程中来,学员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讲师、喜欢的课题,主动提出自己的学习要求,学员将成为企业培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检验培训成效的不是讲得多、讲得好、讲得热闹,而是学员能记住多少、应用多少。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结合、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的互补已经不再是难事,企业需要建立学习平台、提供学习资源,学员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遵从自己的习惯选择最佳学习方式,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提升学习的兴趣,真正实现从“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的转变。例如,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微信群/qq群 、微课培训、MOOC平台以及E-learning平台等多种形式开展符合员工实际需要的培训和学习。
移动互联网时代,培训的首要问题不是课程设计、讲师级别、体系搭建问题,而是定位问题。培训的核心定位就是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咬定目标整体联动,给组织和个人注入新动力,发现流程有问题,那就优化流程;发现渠道有问题,那就调整渠道;发现岗位不匹配,那就提升人员能力。移动互联时代培训定位的战略转型是关键,要把企业发展、员工需求的理念引入培训,摒弃传统的大而全、广而杂的培训理念。
虚拟社群是互联网时代的一大特点,将学习与社交相联系,增强学习的娱乐性,提高员工的学习兴趣是培训组织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传统培训也有班级的概念,但是这种社交概念毕竟受空间的限制,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群化,员工的学习行为仍然处于封闭状态,企业很难主动对员工进行引导。而互联网时代,虚拟社群可以实现无缝对接,无论在任何地点、任何场合,都可以实现相互之间的交流、共享、互助,企业可以对社群进行主动引导,强化社群的分享、讨论功能,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
传统的培训模式下,培训组织者会挑选精英人士给员工做培训,受企业人才队伍现状的限制较大,而那些精英人士还未必愿意分享。互联网体现的精神是开放、平等、协作、分享。因此,移动互联时代的企业培训师不再仅仅来自推荐、选拔和专家评审,而是来自基层一线。基层员工直接面对市场,他们扎根一线,源于业务,乐于分享知识、案例和经验,并逐步形成课程迭代所需要的素材。大家都做讲师,人人可以讲课,体验做讲师的感觉,让每个员工都成为新理念、新知识、新经验的传播者、分享者与实践者。
三、名企案例:携程微课,识微见远
作为中国领先的综合性旅行服务公司,携程成功整合了高科技产业与传统旅游业,向超过2.5亿会员提供集无线应用、酒店预订、机票预订、旅游度假、商旅管理及旅游资讯在内的全方位旅行服务,被誉为互联网和传统旅游无缝结合的典范。
携程大学旨在为公司培养和储备适应公司发展所需要的中高层管理人才。携程大学是培养公司骨干力量的摇篮,也是培训员工各项工作技能的专业场所,更是企业文化传播、深化的基地。携程大学的专业领域培训课程,一大特色是采用微课实践的形式开展。
身为企业学习的管理者,携程大学之所以愿意推广微课,是因为微课能够高效地直抵中心,与企业的学习要求契合度高。可以用“见微知著”、“研精阐微”、“识微见几”这三个带“微”的成语来阐述携程对“微课”的理解。
(一)见微知著:携程的“微课”需求
对携程而言,最大的学习成本是经理人的时间成本,因此产生两个突出的矛盾:其一,经理人通常很难抽出完整的2~3天时间专门用来上课;其二,担心经理人反馈授课老师的课程“水多米无干货少”,感觉浪费了时间。这就要求培训管理者对学习内容与时间均进行浓缩,呈现精华。由于携程的学习大部分放在下班之后,如果超过2小时就会影响员工休息,微课因此成为携程自发的需求。
1、短而轻的形式
携程从2007年开始推广2小时左右的微课程,并在公司内部启动了“标准化课件”项目,开发了将近50门标准化课程。这些课程中,75%都是1~2小时版本的,20%是4小时版本,还有5%是8小时版本——这些版本均可以分拆成3~4次更短的课程来讲授。每门课程都会包含讲师手册、学员手册、案例、Video、试题等内容,在当时外部课程动辄两三天的情况下,可以把它视为携程“微课”的雏形。
如今的微课更微小更灵活了,例如一些阐述观点的APP微课只需5分钟就能学完,针对某一话题的内容可以采用午餐会(1小时之内)的形式进行,而且在课程标准化方面的要求也相应降低,更讲究快速迭代。
2、聚焦与浓缩的知识内涵
携程的微课都是紧密结合企业管理和业务需求而设计的,大致可分成两部分,一是最新理论或最佳实践,二是携程做法及其带来的思考讨论。
以“平衡计分卡”(BSC)的微课为例,由于携程应用BSC进行考核和绩效管理,所以,这门课就会集中分享BSC的前世今生和在携程的应用情况、利弊分析,并由讲师引导大家就BSC与其他绩效管理方式进行对比讨论。这门微课重点突出,控制在2~4小时内讲透。
用“见微知著”可概括微课程的特点:一是微课程小而短,内容聚焦、时间短;二是微课程重视精心设计,进行多样化呈现。鉴于此,内、外部讲师必须一再梳理重点,保证讲的都是干货,以及最核心、最能解决问题的内容。随着技术的进步,微课正变得愈加轻盈,但知识的内涵却丝毫不减。
(二)研精阐微:与大课程难度相仿
研精阐微可用来阐述做微课的态度和形式——微言精义,要用最少的话表达最核心的内容。有人说,微课因为“微”的缘故,客观上降低了分享人的门槛,只要有独立的观点和基础的表达能力,就可以参与制作微课了。相反,携程对于微课分享人的能力要求更高。
1、讲求深度与独创性
设计企业课程时,愈微愈见功力。在同样受欢迎的情况下,准备18分钟的微课比准备1800分钟的4天课程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大课程往往逻辑性强,涉及的知识面广,考验讲师的知识广度;而微课走的是深度与独创性。
要想体现深度和独创性,使微课透彻又吸引人,不仅相当耗费脑力,还是一件很有艺术含量的活。炙手可热的《穹顶之下》,只用了1个多小时,就让全国人民了解了雾霾的前世今生和未来,其精心的策划尤其令人赞叹。
2、需与前沿技术结合
好的微课绝不是粗制滥造,还包含心理学和学习前沿技术的应用。未来企业学习的有效途径越来越趋向于由内部专家提供核心内容,经过学习组织者和外部专家合作,结合各种移动学习技术更高效地呈现这些内容。在微时代,全能讲师将会变得越来越没有市场,而那些专注某些领域、能够研精阐微的达人们将成为微时代的主角和名角。
(三)识微见几:“1+N”的组合打法
携程通过微课看到,企业学习越来越向模块化发展。微课不仅可以独立为一个模块,还将通过“1+N”的组合打法(1即微课,N代表其他学习方式),成为企业学习的重要组成因素。
1、微课+翻转课堂
携程在2014年的“教练型领导”项目导入阶段,采用微课对知识和技能部分进行呈现,例如以文字、视频等作为载体,通过微信平台、e-Learning等各种移动手段进行全方位传播,使得目标学员在任何方便的时候、方便的地点都能够学习。
微课学习结束后,携程通过翻转课堂引导学员应用微课内容,例如安排学员上“吵架课”。针对微课中的内容并结合业务实际,安排吵架式的争论与探讨,让学员产生新的觉知;由讲师及时整理“增量内容”,发给关联部门使用。这样,不仅内部讲师有兴趣开发微课和主持吵架课,学员也不再单向接收,而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企业学习效果也达到预期。
2、微课+远程学习
微课对于跨国和跨地域的企业意义非凡,它能让远程员工随时与总部学习保持一致。经过精心设计的微课,可以通过微信平台、讨论群组、e-Learning等方式瞬间传递到千里之外的分公司。携程把“CEO为经理人分解的公司战略”、“员工提问管理层的互动交流”等内容都做成微课并不断更新,放在携程大学移动手机端,供全球的携程人随时学习、了解。
对于企业学习而言,微课有其轻盈、便利之处,一般课程也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重要的是如何进行组合和镶嵌。除了以上这些组合,“微课+”,就像“互联网+”一样充满着无限可能性,等待培训从业者们不断实践、挖掘和发现。